|
2017中國信息通信業十大新聞
日期:2018-01-02 瀏覽次數:
2017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年,信息通信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再譜新篇章。這一年,信息通信業有哪些新聞事件給您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一年,信息通信業有哪些重大舉措對行業、對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人民郵電》報編輯部經過認真梳理、分析,推選出2017年中國信息通信業十大新聞事件。
1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關注信息通信創新發展 ![]()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所作報告高度關注信息通信創新發展,首次寫入“人工智能”,兩次呼吁推進“智能化”。據統計,報告中信息通信相關表述貫穿全篇,內容豐富,至少有25處明確提及。其中,包括2處“數字(含數字經濟)”,3處“智能(含智能化)”,4處“互聯網”,6處“信息(含信息化)”,7處“網絡(含網絡強國)”,1處“大數據”,1處“共享經濟”,1處“智慧社會”。這些重要論述與決策部署為信息通信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就聚焦于“國家大數據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深刻分析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并提出若干重要論斷,為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確立了新坐標。 2 國家密集出臺多項重大政策促進信息通信業發展 ![]() 2017年,我國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信息通信業的戰略規劃,其中多項規劃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文。 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就移動互聯網進一步發展應遵循的路徑、發展方式、存在的問題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涉及市場準入制度、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信息服務惠及全民、網絡安全保障等24個方面。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部署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11月,中辦、國辦印發《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年末,我國IPv6網絡規模、用戶規模、流量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形成全球領先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產業體系。 3 總理考察基礎電信企業再提新要求 ![]() 2017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公司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李克強總理詳細了解企業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技術創新與應用、實施提速降費措施服務企業和消費者、搭建雙創平臺和發展“互聯網 ”帶動相關產業升級等方面情況。 李克強總理對信息通信業的發展成績給予肯定并明確提出,信息通信業是最具成長性的關鍵性、基礎性產業,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有著重要支撐作用。他強調,要繼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群眾愿望;要順應“互聯網 ”發展潮流,積極培育壯大云計算、物聯網、智能終端等新興信息技術產業;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塑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優勢。 4 我國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 ![]() 自2017年9月1日起,我國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不含港澳臺),手機用戶無須申請、自動生效。這一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比原計劃的10月1日提前了一個月,得到了億萬手機用戶的集體點贊。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隨即,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的精心組織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周密部署,制定了詳盡的工作方案和調整計劃,加大各項投入,對所有存量資費進行逐一梳理,高效率完成了計費系統、業務受理系統、客服管理系統等全網系統的創新開發、流程改造、銜接配合以及人員培訓工作。此外,三大電信運營商已于當年5月1日再次下調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幅達15%~20%,惠及中小企業千萬家。同時,通過艱苦談判,主要方向的國際長途電話資費實現“斷崖式下降”,降幅近90%。 5 工業互聯網成“兩個強國”主戰場 ![]() 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技術產業體系以及融合應用等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指導意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等部門單位編制,明確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以及保障支撐,將網絡、平臺、安全以及融合應用推廣作為重點工作進行推進。這是我國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與《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形成相互銜接、各有側重的政策體系。 6 TD-LTE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D-LTE)關鍵技術與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是我國通信領域首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標志著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登上科技創新的高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2G跟隨、3G突破的發展過程。2005年全球掀起4G標準競爭熱潮,我國充分發揮政、產、學、研、用的高效聯動作用,重點克服了技術、產業、組網、測試、組織機制五大挑戰,突破重大核心技術,提出并主導TD-LTE國際標準,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群體突破,并在全球廣泛應用。據統計,2013年至2015年,該項目創造的直接產值累計達1.29萬億元。目前,我國TD-LTE用戶數超過6.3億,全球已有55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105張TD-LTE商用網絡。 7 中國聯通混改邁出實質性步伐 ![]() 2017年8月16日,中國聯通混改方案出爐:融資780億元,引入13家戰略投資者,BATJ四大互聯網巨頭集體入圍,國有資本降至53%,員工持股…… 作為大型央企中唯一一家集團整體混改試點單位,中國聯通的混改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具有標桿意義與歷史價值。而混改對于中國聯通的意義在于:一是產權多元化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二是科學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產業鏈重組整合;三是跨界融合推動創新業務協同發展;四是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和市場化激勵機制。目前,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的內部各項配套改革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有序展開,企業內部重大改革的第一步“瘦身健體、機構精簡”已基本完成,而管理人員市場化改革、“劃小”改革、分配激勵改革等各項重大改革方案也陸續推出。 8 5G商用提速率先規劃中段頻譜 ![]() 2017年,我國5G商用進程加速推進。11月,率先發布5G系統在中頻段的頻譜使用規劃,明確將3300MHz~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MHz~3600MHz和4800MHz~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這是我國政府主管部門積極推進5G產業發展和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目前國內布局5G的步伐還在不斷加快,三大電信運營商在5G領域的戰略部署也愈發清晰。中國移動前期預計在若干城市建設每城20個基站的5G預商用試驗網;中國電信表示將在2018年之前完成原型無線組網的驗證階段,目前已在深圳、成都、蘭州、蘇州、上海、雄安6地啟動5G示范網試驗;中國聯通正在加快推進相關研究工作,計劃2018年在多個城市啟動5G外場試驗工作,2019年進一步擴大試驗規模。 9 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將光網送進3.2萬個行政村 ![]() 由工信部、財政部聯合推動實施的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從2015年12月開始到2017年已部署三批,通過中央財政投入帶動企業投資,總計投入約400億元,部署全國27個省(區、市)13萬個行政村開展寬帶網絡建設和升級改造,其中包含4.3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全國所有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電信普遍服務工作的穩步開展使我國農村和偏遠地區的網絡發展不斷加快,網絡使用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目前已經完成了3.2萬個行政村通光纖任務。 截至2017年10月底,我國行政村通寬帶比例超過96%,貧困村寬帶覆蓋率已經達到86%,農村地區寬帶網絡能力和覆蓋水平顯著提升。農村網絡條件的改善帶動了寬帶網絡在農村地區的廣泛使用,電子商務、智慧農業、智慧旅游、智慧醫療等各種新模式、新業態在農村的蓬勃發展,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生活。 10 我國NB-IoT全面商用 ![]() 2017年,我國物聯網發展捷報頻傳,特別是依托電信網絡優勢的NB-IoT在通信業的力促下快步疾行,在全國各地掀起商用高潮。5月17日,中國電信宣布全面建成新一代物聯網(NB-IoT)商用網絡,全網31萬個基站實現同步升級。6月15日,工信部發文全面推進NB-IoT物聯網的建設發展,要求到2017年年末,實現NB-IoT基站規模達到40萬個,到2020年實現全國普遍覆蓋。隨后,工信部首次頒發了物聯網專用號段,移動、聯通、電信全部獲得物聯網專用號段。8月,中國移動啟動投資達395億元的蜂窩物聯網(主要為NB-IoT和eMTC)建設,目前該公司已實現346個城市的城區NB-IoT連續覆蓋。中國聯通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完成NB-IoT試商用開通,全國300多個城市具備快速接入NB-IoT網絡的能力。(以上信息轉載至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網站) |